鉅大LARGE | 點擊量:1492次 | 2019年10月01日
Landsdowne Labs研發新材料 讓誤吞紐扣電池不再可怕
8個月大的閩侯女嬰小云(化名)不小心吞下一顆紐扣電池,滯留胃里5小時,醫生連夜幫她取出,但電池里的堿液已滲漏,將胃黏膜灼傷多處。福州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林衛東說,最近,醫院常接診幼童吞異物的病例,家長應加強監管,讓孩子遠離危險物品,發生意外后,應及時就醫。
4歲男童吞電池命懸一線所幸醫生及時將正在腐化電池取出,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開發區一名四歲男童,誤食了一枚紐扣電池險些喪命,紐扣電池只有指甲蓋那么大,為什么吞食下去會有生命危險?據中山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劉智尚介紹,被吞下去的電池會隨著身體的變動改變位...
小孩子誤食不能吃的東西是常見的育兒難題,要是吃下尺寸很小的紐扣電池就更危險了,一項正在準備商用的新材料或許可以改變這個現狀。
創業公司LandsdowneLabs研發的一種材料可以讓吃下去的電池不再危險。這種材料利用了量子隧道穿透效應,主要成分是半導體硅。當電池涂上這種材料以后,只有在受到較大壓力的時候才會變成導體,可以通電,比如安裝進電池匣中被觸點壓迫時;在靜置或者被吞下時,因為沒有受到壓力,這個紐扣電池就和一粒紐扣沒什么區別。
紐扣電池一般尺寸較小,而且兒童用品很常用。當這種金屬電池吃進人體時,因為消化道內濕潤的粘膜和電池電極接觸會產生電流放電,紐扣電池會對體液產生一定的電解作用,電池負極附近pH值會向堿性變化,導致急性粘膜損傷。對兒童來說會更危險。
研究發現,人類吞下去的固體物質一般都會快速進入消化道,在幾個小時內被排出,比如硬幣。但如果湊巧卡在食道中,硬幣或者紐扣并不會帶來實質的危險,等待一段時間還是會排出,但紐扣電池會貼在消化道上,數小時內會導致該處黏膜破損,甚至穿孔,危及幼兒生命。
紐扣電池在培根上留下的化學燒蝕痕跡/MedicalXpress
美國毒物數據系統統計,每年因為吞下紐扣電池就醫的幼兒患者超過3000例。而且隨著紐扣電池越來越多換用了電流更大、電壓更高的鋰離子電池,紐扣電池的危險正在增大。
目前,這種材料還沒有被電池企業采用,目前投資這家創業公司累計300萬美元的投資方中也沒有電池公司。但在豬生物測試中這種材料效果明顯,普通1.4伏特助聽器電池兩小時內會造成消化道組織壞死,但使用新材料的電池沒有造成任何損傷。
金霸王電池前高管BobAltabet認為,電池企業會接受這種材料,雖然成本增加了,但是公司都擔心安全事故的后果,只要一家公司使用,行業都會照做。
LandsdowneLabs成立在四年前,成員包括布萊根婦女醫院的醫師。2014年,他們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內容就關于這種新材料的原理,這家創業公司就是致力于將這種理論商業化。
本文摘自:好奇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