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25次 | 2019年10月05日
?上海交通大學啟動氫科學中心,推動氫領域發展
2019年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啟動和“氫科學與技術聯盟”籌備成立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啟動儀式受到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及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高度關注。
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丁傳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顏德岳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江東亮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夏照帆院士,武漢理工大學張聯盟院士,復旦大學陳芬兒院士,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錢旭紅院士等受邀出席。
國家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卞曙光,高新技術司材料處處長孟徽,材料處處長史冬梅,上海市原副市長、上海科技館理事長左煥琛,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干頻,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社發處處長鄭廣宏處長,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許國,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衛昶等出席。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教授到會致辭,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奎嶺教授主持開幕式。中心籌備負責人上海交通大學丁文江院士介紹了“氫科學中心”的建設方案,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常務副院長朱新遠教授介紹了“氫科學與技術聯盟”的籌備成立方案。
來自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海軍軍醫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深圳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國家能源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等20多家高校及研究院所的專家和負責人出席了啟動儀式。此次盛會得到了氫能產業鏈的代表企業:正泰集團、鎂源動力、捷氫科技、國氫控股、上海重塑科技、國鴻氫能、上海治臻、上汽集團、氫楓科技等企業的加盟支持。此外,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重點建設辦公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與動力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環境學院、農生學院的領導和師生也出席了活動。
林忠欽校長在致辭中,首先向與會的領導和專家表示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提到,氫能源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理想清潔新能源,氫科學與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能源、醫學、農業等的重要問題息息相關,在生命和生物領域的重要應用也逐漸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關注。他指出,交大氫科學中心將圍繞氫能源和氫生物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展開研究,以全程開放方式吸引和引進全球優秀科學家參與其中,通過氫科學及技術研究集聚高端人才和培養創新人才,服務國家創新戰略,推動上海地區高技術產業的升級發展,將基于中心平臺的氫科學原創性成果,結合交大本身在能源、醫學和農學領域優勢,開拓氫科學與技術的應用范圍,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交大智慧。
干頻副主任代表上海市科委向氫科學中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在《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對全面推進氫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等目標,制定出明確的行動綱領。從2000年開始,上海就開始燃料電池方面的研究了。上海市政府在2017年率先發布《上海市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2025年、2030年的燃料電池的規劃目標。今天,交大氫科學中心的成立,也是從體制機制方面創新的探索,必將對燃料電池汽車、氫能源的發展、氫能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對于推動上海氫能源、氫醫學和氫農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氫科學中心建成后積極與上海的高校以及相關科研機構,展開密切合作,秉著開放共享的原則服務高校、服務企業、服務社會,在氫能源、氫醫學、氫農學等領域不斷深入探究;圍繞上海市的產業布局,組織多學科交叉研究,聯合各方創建資源開發、信息匯聚、成果共享、運行高效的共享、開放平臺。希望氫中心融合上海市氫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開拓氫科學與技術的應用范圍,并最終服務于上海的經濟建設。
卞曙光副主任科技部高技術發展研究中心對大會的圓滿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在講話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的啟動,為國內各氫科學與技術研究團隊提供了一個協同合作、開展對話的平臺,抓住了我國氫科學與技術的歷史發展機遇,深入貫徹落實了十九大精神,推進清潔能源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籌備成立了氫科學與技術聯盟,匯集了國內最杰出、最優秀的氫科學與技術的專家、學者于一堂,加強協同創新、戰略對話,強化對話,共同助推我國氫科學與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他提出了四點要求:強強聯合,加強我國氫科學與技術的前沿基礎研究,為國內各氫科學與技術優勢平臺的最新研究進展提供對話機制;積極探索其相關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思路,健全產學研結合的機制,推進技術的實用化和產業發展;以提升氫科學與技術產業競爭力為目標,推進科技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加快以氫科學技術創新體系為主體的企業建設,把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他在不久的將來,相信聯盟將成為匯聚一流人才的中心,成為技術革新的契機,引領全球氫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發展!
在左煥琛原副市長、卞曙光副主任、干頻副主任、許國副市長、孟徽處長、史冬梅處長的共同見證下,林忠欽校長和丁文江院士共同為“氫科學中心”揭牌。
林忠欽校長為丁文江院士頒發“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主任聘書。
開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籌備負責人丁文江院士重點介紹了“氫科學中心”的建設方案。丁院士在大會報告中指出氫能是終極環保的未來能源,對減少溫室氣體、消除人體內破壞性自由基、緩解衰老和病痛、提升植物抵御逆環境脅迫能力以及蔬菜、瓜果和花卉保鮮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和經濟效益。上海交大“氫科學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學“雙一流”建設交叉研究平臺,重點研究氫能源和氫生物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包括光氫催化、光電氫轉化、光熱氫轉化、氫存儲應用、氫醫學、氫農業等關鍵共性技術。“氫科學中心”以前瞻性基礎研究為主,兼顧應用基礎研究,在氫科學及技術領域進行深度融合的學科交叉,實現引領性原創成果及關鍵共性技術重大突破。“氫科學中心”將致力于發展成為上海代表性交叉創新展示中心,并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氫科學中心及人才培養基地。“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將以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氫科學及技術創新中心為目標,引領世界氫科學技術發展,并為我國未來的能源環境轉型、生物醫藥、農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上海交通大學科研院常務副院長朱新遠教授介紹了“氫科學與技術聯盟”籌備情況,倡議發起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產學研用結合的氫科學與技術聯盟,融合全產業鏈力量、優勢互補、推進氫產業發展。“氫科學與技術聯盟”將更加注重核心技術研發,延伸涵蓋氫醫療、氫農業方向的產業應用。努力促進創新產品盡快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鏈;注重企業間資源多向流動,提高合作方創新能力;同時加快聯盟全球化和市場全球化。此外,“氫科學與技術聯盟”鼓勵氫能產業相關企業加盟、合作和交流,努力打造“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科研和產業生態環境。結合高校、研究院所及代表企業,融合氫能產業鏈上、中、下游產業的核心資源,籌建支持產業鏈良性發展的生態基金,提升我國在氫產業上的綜合競爭力。同時,“氫科學與技術聯盟”還將積極推動氫科學的科普教育,引領并引導社會了解氫科學,接受氫科學。
在后續的“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論壇”主旨報告和前沿報告上,與會專家圍繞氫能源、氫醫學和氫農學,以及高效制氫、儲氫和用氫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積極而深入的討論,交流了氫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法,深度探討了氫科學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