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22次 | 2020年01月01日
專家:如何正確使用鋰電池
近日發現一篇與電池有關的文章,特摘下來與朋友們分享。雖然文章中所說的主要是手機電池,但現在數碼相機所使用的也多是鋰離子電池,與手機電池原理一樣。所以,看看這篇文章還是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的。
本文共分11個疑問和相應的解答。
1.認識記憶效應
2.電池需要激活嗎
3.前三次要充12小時嗎
4.充電電池有最佳狀態嗎
5.真的是充電電流越大,充電越快嗎
6.直充標的輸出電流就等于充電電流嗎
7.循環充放電一次就是少一次壽命嗎
8.電池容量越高越好嗎
9.充飽的電池進行存儲好嗎
10.座充的綠燈亮了以后在多充一個小時有用嗎
11.座充充電比直充飽嗎
1.認識記憶效應
電池記憶效應是指電池的可逆失效,即電池失效后可重新回復的性能。記憶效應是指電池長時間經受特定的工作循環后,自動保持這一特定的傾向。這個最早定義在鎳鎘電池,鎳鎘的袋式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燒結式電池有記憶效應。而現在的鎳金屬氫(俗稱鎳氫)電池不受這個記憶效應定義的約束。
因為現代鎳鎘電池工藝的改進,上述的記憶效應已經大幅度的降低,而另外一種現象替換了這個定義,就是鎳基電池的晶格化,通常情況,鎳鎘電池受這兩種效應的綜合影響,而鎳氫電池則只受晶格化記憶效應的影響,而且影響較鎳鎘電池的為小。
在實際應用中,消除記憶效應的方法有嚴格的規范和一個操作流程。操作不當會適得其反。
對于鎳鎘電池,正常的維護是定期深放電:平均每使用一個月(或30次循環)進行一次深放電(放電到1.0V/每節,老外稱之為exercise),平常使用是盡量用光電池或用到關機等手段可以緩解記憶效應的形成,但這個不是exercise,因為儀器(如手機)是不會用到1.0V/每節才關機的,必須要專門的設備或線路來完成這項工作,幸好許多鎳氫電池的充電器都帶有這個功能。
對于長期沒有進行exercise的鎳鎘電池,會因為記憶效應的累計,無法用exercise進行容量回復,這時則需要更深的放電(老外稱recondition),這是一種用很小的電流長時間對電池放電到0.4V每節的一個過程,需要專業的設備進行。
上一篇:中國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四條技術路線
下一篇:智能手機的電源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