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712次 | 2020年12月07日
淺析鋰離子電池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介紹了鋰離子電池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鋰離子電池(搖臂式電池)
鋰離子電池(又稱搖椅電池)是指兩種不同類型的可逆插入和釋放鋰離子嵌入的鋰化合物作為正極和負極的電池系統。世界最初是由Kuribayshi和他的合作者發明的,并獲得了日本朝日化學工業的世界專利。鋰離子電池以t.Nagaura和k.Tozawz命名。
鋰離子電池是什么,什么叫鋰離子電池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文章。
到目前為止,二次鋰離子電池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日本一些最大的公司已經將電池商業化,并開始大規模生產,改善電池的努力也在進行中。專家預測,在未來十年,鋰離子電池有望取代目前流行的鎳鎘電池。
鋰離子電池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1980年,阿爾芒等人提出用插鋰化合物來代替金屬鋰二次電池中鋰負極,并提出搖椅式電池的概念。從那以后,相繼出現了一些實驗型"搖椅式電池",其基本原理可描述為:LiyMnYm+AZBwLiy_XMYm+LixAzBw
其中,LiyMnYm是一種低電位的鋰嵌體化合物,用作正極,如LiWO2、LiMoO2、Li6Fe2O3等;AZBW是一種高電位的鋰嵌體化合物,用作負極,如TiS2、WO3、NbS2、V20等。
與金屬鋰作為負極的二次鋰離子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循環壽命。然而,由于高電位(0.7v-2。鋰離子嵌入負極材料(LiWO2、LiMoO等)的ov與Li/Li+),鋰離子嵌入容量低,失去了二次鋰離子電池高電壓、高比能的優勢。
隨著鋰離子嵌入化合物的研究和開發,搖椅電池正極和負極材料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1987年,AuburnBarberie等人提出了7’M002(WO2)ilipf6-pc/LiCoO2鋰離子濃度差電池,該電池直接以富含鋰的化合物(如LiCoO:等)為正極,以鋰的貧化合物(如Mo42、W02等)為正極,形成rocker電池。最初,整個電池處于放電狀態,經過充電過程后,電池處于充電狀態。這些系統仍然存在低能耗問題,但它們在解決安全和回收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率先發明了實用型搖臂電池,稱之為鋰離子電池。原理如圖1.1所示。
鋰離子電池原理圖鋰離子電池原理圖
圖1所示。1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原理
在這種電池的充放電過程中,電極間的鋰離子在嵌入式/緊急響應中,也可以看作是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來回移動,因此被稱為鋰離子電池。該電池克服了鋰二次電池的缺點,更好地保持了鋰二次電池的優點,立即成為鋰二次電池研究的熱點問題。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常用充電方法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