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72次 | 2021年05月12日
鋰電池產業國內發展艱難現狀
鋰離子電池產業國內發展艱難現狀。雖然近期看到的有關鋰離子電池產業相關的新聞,大多是國內外什么公司收購并購了多少鋰離子電池產業,又新增了幾條鋰離子電池的生產線之類的繁榮景象,然而隨著新能源產業補貼退坡,上游原材料價格高位徘徊等因素的影響,不少的國內鋰離子電池公司的發展受到了重大制約。
受到制約的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
鋰離子電池核心技術重要涉及到原材料、電芯、設備、電池包等幾個方面,關于電池的性能和成本起到決定性用途。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鏈雖然已經比較完善,但在隔膜、PVDF、水性粘結劑、鋁塑膜、NCA、自動化設備、鈷礦等方面還受到國外技術或者資源的制約。
2、鋰離子電池國家政策方面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有關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進一步明確高續航里程和高能量密度的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政策補貼鼓勵的方向。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退坡、補貼標準預期從嚴等政策性因素的影響,面對“上擠下壓”困境的多數鋰離子電池公司的日子顯得有些苦哈哈。
3、鋰離子電池廠環保方面
自2017年起,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各化工園區的規劃編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導致產業園附近的設備生產的配套廠家少,繼續用于設備建設會面對配套困難且難以符合園區的規劃。
受環保影響,部分有機硅上游單體廠家停產檢修,公司開工率較低,導致貨源緊張;甲醇、金屬硅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帶動有機硅上游單體DMC市場的上漲,導致2017年以來有機硅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有機硅上游單體DMC價格飆升,創歷年來來新高,導致行業內原材料公司中有機硅單體-中間體產量較多的生產公司受益大,有機硅下游公司生產經營困難,國內外下游公司紛紛提高產品終端價格應對上游原材料的大幅度上漲。
4、鋰離子電池行業內影響
Wind數據顯示,鋰離子電池板塊的100家上市公司中,有42家公司2017年經營現金流為負值。其中,堅瑞沃能、猛獅科技因現金流緊張,公司甚至無法日常經營。
隨著產量的飛速擴張,國內動力鋰電池行業也出現了產量過剩現象,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據OFweek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底動力鋰電池單體價格較2017年初下降20%~25%。但動力鋰電池原材料的價格總體并未呈現下降趨勢。這意味著,動力鋰電池公司將承受較大的成本及利潤壓力。而由于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而電池售價因國家政策影響不斷下調,電池公司的成本壓力巨大。
根據OFweek產業研究院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的動力鋰電池相關配套公司已從2015年的150家降至100家左右。這意味著,不到3年時間,1/3的動力鋰電池公司已出局,而這場洗牌仍在持續。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堅持本心,依靠技術與后勤來更好的為客戶服務,才是公司能夠長久發展的根本。緊跟時代的科技發展方向,研制出更高功率密度的集成和小型化鋰離子電池UPS,為不同的客戶供應更加有針對性的產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