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52次 | 2021年10月21日
豐田燃料動力電池爭奪新能源車未來?
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公司(下稱“豐田”)與科技公司特斯拉正從不同路徑朝全球新能源車盟主寶座發起進攻。近日,豐田宣布,作為促進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FCV)普及的措施之一,將無償供應豐田獨有的約5680項燃料動力鋰電池相關專利(包括正在申請中的專利)的使用權。
這并不是汽車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第一次免費開放專利技術,2014年六月,特斯拉就曾提出開放所有的專利技術,以促進電動汽車的行業發展。兩家公司在新能源車領域火藥味越來越濃,都試圖以開放的方式爭取更多盟友以及加快發展步伐。
大方開放為共同推進
在FCV進入市場的初期階段,本著以優先推廣普及相關技術為出發點,豐田認為與致力于FCV的研發并積極推行商業化的汽車廠商,以及負責加氫站建設的能源公司等共同開展普及工作尤為重要?;诖耍S田決定在市場導入初期(預計到2020年底為止),無償供應燃料動力鋰電池組、高壓儲氫罐、燃料動力鋰電池控制系統等專利的使用權。此外,為促進加氫站盡快普及,將無限期無償供應制造、供給氫氣的加氫站專利的使用權。
有關這些專利的使用,與一般取得專利使用權的程序相同,需向豐田提出申請,就具體使用條件等進行個別協商后簽訂合同。豐田我國新聞發言人牛煜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技術與豐田的混合動力汽車技術是一脈相承的,與混動在電機、電控等方面核心技術共享,Mirai的工程設計團隊中就有來自混動汽車設計的工程師。經過多年發展,豐田混動技術已非常成熟,至今在全球銷售超過700萬輛混動車,但由于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涉及到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普及難度相對高許多,單靠豐田一家公司力量有限,這次開放相關專利,希望其他車企以及能源類等公司共同推進。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此前,豐田在混動汽車技術方面被指相對“吝嗇”。豐田屢次在我國一系列利好的新能源車優惠政策“落單”,業內認為這與豐田在非插電混動技術上不開放而形成一枝獨大的局面有很大關系。豐田在華合資混動電池公司科力美甚至因觸碰我國商務部“反壟斷”的相關條款而橫生波折。去年七月,我國商務部公布《有關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科力遠、豐田我國、PEVE、新中源、豐田通商擬設立合營公司案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決定的通告》(商務部通告2014年第49號)指出,商務部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其中條件之一就是科力美應該在投產后3年內實現產品的對外銷售。
有關豐田此次如此“大方”開放燃料動力鋰電池相關專利的使用權,汽車分析專家張志勇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豐田的戰略在發生變化,在經營思維等方面有明顯進步,僅靠豐田一家來推動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難度和壓力非常大,因此要拉進更多公司和資本加入這一陣營,才能加快發展步伐。
有消息稱,豐田在發展混動車初期,曾持續燒錢十多年才開始實現盈利,而豐田官方至今未對此正式回應。張志勇談到,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是新能源車的最終目標,技術比混動技術更復雜,難度更大,目前全球其他車企基本都還沒有在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方面有實質性發展,因此即使豐田放開5000多項專利使用權,其他車企在短時間內也難以追趕上豐田,況且豐田這次并沒有指出是全部放開燃料動力鋰電池專利的使用權,可能手中還握有部分核心專利。
牛煜則強調,對技術開放是豐田一貫作風,在混動技術上就曾與馬自達、福特等車企合作過,再好的技術假如沒有普及則意義不大,這次進一步擴大無償供應專利的使用權。牛煜提及,豐田的專利分三種,一種是無償使用,一種是有償使用,還有一種是僅限于內部使用的專利。
不可防止的較量
上月十五日,豐田在日本正式發售命名為“未來(Mirai)”的4人座燃料動力鋰電池轎車。該車售價為723.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0萬元)。日本政府會對每輛汽車補貼202萬日元,消費者只需支付約520萬日元(約合27萬元人民幣)。
豐田原計劃2015年在日本國內銷售400輛、向海外出口300輛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重要銷往美國和歐洲。但目前日本國內已經接到1000多輛訂單,按照當前的生產速度,訂戶要等上1年到2年時間才能提車。為盡快滿足消費者需求,豐田公司日前決定追加200億日元投資,增設兩條生產線,盡快將生產量力擴大到目前的三倍。
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是通過氫和氧進行化學反應出現的電能來驅動的。剛剛上市的Mirai這款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加滿一箱氫氣只需3分鐘,加滿燃料后可持續行駛650公里以上,續航能力絲毫不亞于傳統的石化燃料車輛,所需的燃料費用與汽油成本相當。
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型由于其較高的能量轉換效率、完全無污染的排放以及更為便捷高效的使用條件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新能源車輛發展的最終方向。不過,此前由于燃料動力鋰電池價格高昂,一直未能普及推廣。我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專家委員會專家賈新光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談到,氫燃料汽車在10年前成本是200萬美元,現在成本大約降低到原來的1/30,不足7萬美元,可能比特斯拉更加有競爭力。
豐田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Mirai一上市,便被視為是特斯拉的競爭對手。目前,特斯拉最便宜的ModelS車型也達到6.357萬美元,而在我國售價更高,為64.80萬~98.05萬元人民幣。單從價格方面,特斯拉純電動汽車也并不比燃料汽車更占有優勢。有關特斯拉,豐田曾表示,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更適合遠距離行駛,同時加氫時間會遠少于充電時間。
不過,張志勇認為,目前燃料車普及難度比純電動汽車大,例如加氫站的建設難度明顯比建充電樁難度高,這也是這次豐田無償供應相關專利使用權的重要原因之一,豐田要拉動更多的公司加入推動燃料動力鋰電池車普及以及相關設施的建設,這與其此前不要相關設施的非插電式混動車有所不同。鑒于多重原因,牛煜談到,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Mirai暫時沒有在華銷售的計劃,2015年豐田在華重要是推進混動車國產化步伐,目前在江蘇常熟基地的混動核心組建國產化方面已與超過100家本地供應商合作。
與此同時,特斯拉正在不斷發力,201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其公布了兩年前停產的第一代車型Roadster的升級版,續航里程達到644公里,高出原版60%。電池技術的進步提升了特斯拉產品的性能,此前Roadster的續航里程是393公里。特斯拉以開放式的技術以及“硅谷式”發展模式,也在加速搶道。
特斯拉的純電動汽車與豐田的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競爭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