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23次 | 2021年12月20日
研究人員找到合適的油墨生產溶劑 可以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吸光層的質量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近年來備受關注,因為它能夠在低成本和低溫的溶液基制造工藝下提供高的光伏性能,這種工藝允許材料溶解在合適的溶劑中來生產油墨。
鈣鈦礦是一類具有特定三維晶格晶體結構的材料,以一種天然礦物命名。盡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功率轉換效率在過去十年中有了顯著的增長,但仍存在一些挑戰,如高質量、可擴展的鈣鈦礦薄膜制備的生產能力。
在《Small》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薩里大學先進技術研究所(ATI)的研究人員透露了他們在溶劑工程方面的進展,以幫助實現鈣鈦礦吸光層的最高質量。
本文重點介紹了已開發的溶劑體系的基本特性和鈣鈦礦薄膜制備的工程方法,從而為未來太陽能電池設備及其油墨的生產方法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研究人員認為,要實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高達25%的效率,需要精確控制器件結構、鈣鈦礦組成、溶劑體系、添加劑和制造技術。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薩里大學ATI博士后研究員EhsanRezaee博士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高效的新一代太陽能收集技術的出現令人非常興奮。然而,盡管它們的靈活性、輕量性和半透明性都是優點,但如果它們要在商業上可行,還需要解決一些基本的挑戰。鈣鈦礦薄膜的高通量和大規模工業生產取決于成功開發制造技術和合適的油墨。我們希望我們的路線圖為這些有希望的材料實現其全部潛力設定方向。”
薩里大學ATI主任RaviSilva教授說:“我們的組織一直相信,太陽能電池板是能源組合的關鍵組成部分,最終使我們所有人擺脫危險的過時能源。然而,我們必須做更多的工作來提高這些有前景的設備的功率轉換效率,我們希望我們的研究有助于為這些進步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