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703次 | 2018年11月09日
5月31日后全國多地密集下發光伏補貼政策,光伏人的寒冬真的過去了嗎?
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新政突然公布,一時間讓所有光伏人都感到措手不及。2016年開始逐漸火爆的分布式光伏項目,都被通知文件中10GW規模指標的限制,從頭到腳澆了一個透心涼。
雖然,國家相關部委領導在各個場合都明確表示:國家支持和鼓勵發展光伏發電,但是似乎永遠都停留在口頭。
不少531以前備案,但還來得及未并網的光伏項目,由于原有承諾的光伏補貼無法兌現,致使不少光伏人陷入法律糾紛,甚至被老百姓說成是“騙子”,個人信用嚴重受損。
一會有多方傳言說:531前備案,但630前并網的項目,國家會出臺補救文件,還是能拿到原有的光伏補貼???個月過去了,不少地方供電局已經按照燃煤標桿電價開始下發售電款,而大家期盼已久的補救政策并沒有半點跡象......
還好,國家在下發通知文件時提到了這么一句話:“鼓勵各地根據各自實際出臺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根據接網消納條件和相關要求自行安排各類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
image.png
于是,各地安裝商們紛紛轉向開發無補貼項目,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近期針對無需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近期還開始了市場化交易工作。
近日,寧波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陸荷峰做了《光伏市場進化論中的變與不變》的主題發言,她表示:光伏系統的市場均價一直在下降,河北現在在做的無補貼項目,光伏系統價格已經到了4元/瓦,可能更低的是3.5元/瓦價格。
不過,據筆者了解,在河北及山東部分地區推廣的無補貼項目并不能照搬和推廣到全國。這些項目都是在光照條件好、自用電價高,自用比例高等一定特定條件下才可以實行。
對于那些想開發無補貼工商業項目的光伏安裝商來說,如何找到一個好的企業屋頂;用電量是否大;自用比例是否高;安裝光伏電站后,企業的經營情況能否在10--20年時間內保持穩定;用電電費是否能夠及時收取?這些都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不可忽視的問題。
531新政之后,全國不少地區紛紛出臺了光伏產業的補貼政策(點擊藍字查看:史上最全匯總|531后各省市光伏政策盤點……)而幾天前,網絡流傳已久的浙江省光伏補貼政策終于下發正式文件,引發了整個光伏人朋友圈的刷屏,省補0.1元/度保持不變,戶用光伏補貼0.32元/度,補貼至2018年年底,而且可以優先納入2019年浙江省的分布式發電規模。這無疑對浙江省內眾多戶用光伏安裝商來說,是個十分利好的消息。
近日,合肥市人民政府發布《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合政【2018】101號)正式公布,此意見補貼政策涉及分布式光伏、建筑光伏一體化、光伏儲能、能源互聯網、微電網、CCER、光伏資產證券化等內容。其中有大量利好當地光伏安裝商和當地光伏企業的內容(詳情可以查看光伏盒子今日推送第4篇文章)。
合肥作為一個光伏產業聚集的城市,匯聚了諸如:逆變器制造企業陽光電源、光伏組件制造企業晶澳、通威、天合等一系列國際知名光伏企業,直接促進了當地人員的就業,同時,每年這些光伏企業還上繳了不菲的稅收。531新政毫無疑問對這些企業都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這樣看來合肥的光伏支持政策的出臺,無疑對這些企業來說是一場真正的“及時雨”。
近期,還有消息透露:江蘇省能源局和財政廳等部門已基本達成共識,江蘇省的光伏產業“刺激”政策正在緊鑼密鼓推進當中,補貼政策樂觀估計年內或將出臺。
不過,看到這里,那些不在有補貼的省份和地區的光伏安裝商們,他們并不會為這些“別人家”補貼而興奮,擺在他們面前的或許只有殘酷的現實!
相比于當地有沒有新的光伏政策會出臺,他們更關心的是那些531之后到630之間并網的電站到底能否拿到補貼?
在繞了一圈之后,所有的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