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668次 | 2018年09月30日
簡述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的核心技術
本文分別以出租車及換電公交大巴退役磷酸鐵鋰電池模塊為研究對象,測試并分析了其放電容量分布特性。隨機抽取若干上述公交大巴退役電池模塊拆解成單體電池,從中再隨機抽樣選取12支進行2000次容量循環測試,選取#1~#4電池的容量循環實驗結果,研究其容量衰減特性及衰減率,并對退役電池衰減突變現象進行了分析。
研究發現,退役電池剩余容量及容量衰減特性滿足梯次利用要求,但是容量不一致性給電池重組及管理帶來了挑戰,同時個別電池容量存在衰減突變現象,影響梯次利用儲能系統可靠運行。
鋰離子電池具有比能量高、高溫特性好、循環壽命長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各類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性能要求較高,當動力電池的容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為了確保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續駛里程和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能,必須對其進行更換。通常,從電動汽車上更換下來的退役動力電池(簡稱“退役電池”),仍具有較高的剩余容量,經過篩選和重新配組,可應用于運行環境相對良好、充放電工況相對溫和、對電池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的儲能場合,實現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
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電池分選評估、成組均衡、運行維護、經濟性評估等技術。退役電池重組集成后,目前主要應用于低速電動車、助力車、直流電源、微電網等場景,在大規模儲能技術領域也有應用可能性。相關研究機構從不同技術及應用角度開展了相應的研究。
E.L.Schneider等詳細研究了從大量退役鎳氫動力電池及鋰離子動力電池中挑選可再利用電池的方法,并測試分析了這些電池的性能,發現其剩余容量十分可觀。郭劍波等發明了一種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分級方法,將電池健康狀態評估結果與電池的使用條件結合起來,對梯次利用動力電池進行分級。
吳文龍等發明了一種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分選評估方法,并開發出電池無損分選檢測技術,可分選出剩余容量較高的退役電池。張彩萍等測試分析了退役電池循環過程中容量和內阻變化特性,進而研究其老化特性,發現二者離散性的增加伴隨著電池明顯的老化。趙光金等研究出一種退役單體電池可用性評價方法,建立了基于核心關鍵參量的電池健康狀態評估方法體系,通過容量、內阻、循環性能及隔膜降解特性篩選可梯次利用的單體電池。
JaeWanPark等開發了一種退役電池組能量管理單元,該管理單元最大的亮點在于可以準確評估識別電池模組中性能最差的電池,并采取相應的均衡管理措施。Wu-YangSean等開發了一種高轉換效率的退役電池能量管理系統:在電池能管理系統上并聯超級電容器,為電壓劣化明顯的電池提供尖峰能量,實現電池均衡和能量管理。
趙光金等提出了主被動協同響應的退役電池均衡技術,其中主動均衡采用DC-DC能量轉移技術,被動均衡為傳統的并聯熱電阻方法,在此基礎上研制出的電池管理系統在充、放電階段均可進行能量均衡。
總結上述研究現狀可知,目前缺少對典型退役電池循環性能試驗數據及其分析結果的研究,不利于后續電池梯次利用重組方法及衰減特性的研究。多個早期投運的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儲能示范工程多已退運,運行過程中個別電池模塊性能存在衰減加速、突變的現象較為普遍,但是相關的運行數據及典型故障分析未見報道,其分析表征方法還不完善,不利于規模化梯次利用儲能技術推廣。
上一篇:分析燃料電池的優勢
下一篇:簡述退役電池的衰減加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