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54次 | 2019年01月12日
世界上最小的可穿戴無電池傳感器
12月7日消息,來自西北醫學和西北大學麥考密克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可穿戴無電池傳感器。該傳感器設計用于測量從紫外到可見光的多個波長的光線照射。它能夠同時記錄多達三個不同的光波長。該團隊表示,該平臺的基礎物理和擴展為其提供了廣泛的潛在臨床應用。
該設備采用太陽能供電且非常堅固,據說“幾乎堅不可摧。”在人類參與者佩戴傳感器的研究中,傳感器在戶外活動期間記錄了多種形式的曝光,即使用戶在水中也是如此。該傳感器還用于監測用于治療牛皮癬和特應性皮炎的臨床光療室中的治療性紫外線。它還可以測量出生黃疸嬰兒的藍光療法。也可以測量白光作為處理季節性有效秩序的方式。
傳感器可以單獨和準確地監測黑色素瘤風險較高的人的UVA和UVB暴露。該團隊表示,傳感器的重量與雨滴一樣多,直徑小于M&M糖果,同時厚度與信用卡一樣厚。傳感器的工作方式完全密封在一層薄薄的透明塑料中,使其堅固耐用,并且沒有開關或接口磨損。來自傳感器的讀數通過無線方式傳遞到移動電話。該團隊相信傳感器將永遠存在。到目前為止,破壞它的嘗試已經失敗了,它被煮沸并放置在模擬洗衣機中仍然有效。
可穿戴設備的迅猛發展離不開傳感器的作用,不同的傳感器為設備提供大量豐富的數據,將所需要的信息指標顯示出來。可穿戴設備隨著它集成的傳感器的發展而發展,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長的關鍵之一就是傳感器。不同的可穿戴產品面向的用戶不同,使用目的不同,內置的傳感器也不盡相同。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根據功能可以分為:運動型傳感器、生物型傳感器、環境傳感器等。
可穿戴設備的功能和可靠性是用戶最為重視的特性之一,隨著越來越多可穿戴設備的出現,用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感器的體積、質量、功耗、可靠性、穩定性等都將會影響可穿戴設備的用戶體驗、穿戴舒適度和功耗等。可穿戴智能設備的各類功能,都有賴各類傳感器功能性融合和創新來實現。
上一篇:BMZ GmbH電池家庭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