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30次 | 2019年06月25日
須加強對鋰電池回收先進技術研發 避免二次污染
由北京市科協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主辦的“動力鋰電池回收”決策咨詢沙龍昨天在北京綠地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費維揚指出,近年來“純電驅動”關鍵技術進展迅速,以鋰離子動力電池為代表的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但鋰電池的大量應用也將導致產生數量極大的退役鋰離子電池。因此,必須加強對鋰電池回收先進技術的研發,以實現安全高效拆解與有價金屬整體化回收、避免二次污染。費維揚認為,動力鋰電池回收事關環境污染,必須置于國家層面的高度予以關注。本次活動集聚北京市科協、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科研人員、產業界與行業協會,以及綠地集團這樣的資本和產業運營者,大家群策群力,必然能助力該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中國科學院過程研究所研究員孫峙在報告中對鋰電池回收技術進行了梳理和詳述。他同時認為,關注鋰電池回收是從資源供給安全與環境污染的角度來考慮。未來應對產業布局進行梳理、對裝備技術及污染防治水平等進行技術升級、同時引導產業政策,避免局部市場過熱,造成市場波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專家崔東樹在報告中指出,強勢的電池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特色,未來電池的發展對于整車企業帶來巨大的危機與挑戰,因此電池回收與資源利用應該由電池企業(而非整車企業),尤其是電池龍頭企業發揮支撐性主導作用。
中國電池聯盟高級顧問、北京綠色智匯能源技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楊清雨則指出,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鏈包括電池回收、梯次利用、預處理、材料再利用等多個環節,產業鏈融合將是發展趨勢,但各產業環節之間存在技術壁壘、數據壁壘、物流務必,需加強上下游合作。
據了解,伴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態勢,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已經進入大規模報廢時期,一方面帶來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的問題,另一方面鋰電池回收技術和標準等各方面很多的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的研討。北京市科協副主席孫曉峰總結指出,動力鋰離子電池涉及資源、技術、市場、政策等多個環節,是一個系統工程,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建言獻策的成果將通過北京市科協為政府提供參考決策咨詢。
上一篇:電池報廢如何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