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32次 | 2020年02月23日
廢舊蓄電池的去向該有“明白賬”
每年那么多廢舊蓄電池去哪兒了?這是淮安檢方查獲一起非法冶煉案后,記者發出的提問。這一問直擊的正好是社會的痛點問題。如今,汽車、電動自行車在各地都已經十分普及。那么,作為易耗品的蓄電池一旦廢舊了、淘汰下來了,它們去哪兒了,出路是不是有本明白賬呢?
這個案件非常典型,為牟取一己私利,污染環鋰離子電池境破壞了公共生態。嫌疑人回收、拆解廢舊蓄電池,1年半里非法拆解15000多噸,獲利1000余萬元,但恢復被其污染的生態環境至少要2000萬元鋰離子電池。案發地的土地和水源都已被污染,污染物重要是重金屬和酸。而且,回收、拆解、冶煉產生的污染不僅影響農作物和植物生長,還可能對人體神經系統和骨骼造成損害。
更為可怕的是,這其實不是個別案例。2014年以來,執法機關查辦的類似案件有120多起,重要分布于山東、河南、浙江、河北等地。另據業內專家估算,超過60%的廢舊蓄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成為環境安全的巨大隱患。
盡管非法回收、拆解廢舊蓄電池的案件發生在外地,但蘇州各地千萬不鋰離子電池廠家能掉以輕心。因為,一來類似的案件以前也曾經發生過;二鉅大鋰電來蘇州的汽車、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巨大,同樣必須面對廢舊蓄電池的收集、貯存、處置問題。假如網絡不夠完善、渠道不夠暢通、出路不夠明確,那么就會成為一大隱患。因此,必須慎重對待,及早拿出一本廢舊蓄電池去向的明白賬來。
要指出的是,廢舊蓄電池是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危險廢物。按照國家規定,在我國境內從事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處置經營活動的單位,必須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看來,蘇州各地有關部門有必要好好摸一摸廢舊蓄電池處置的家底了。
東莞市鉅大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我國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高盛科技園,是一家為全球用戶在移動電源、儲能電源、動力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個性化需求,供應特種鋰電系統定制化方案和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公司。
下一篇:鋰離子電池行業:關注四大金剛